“树德为本,孝友传家”。是铅山横林费氏的家规,其有个共同的堂号:孝友堂。德以兴业,学以兴家
令人惊奇的是,这支费氏从元未避乱到铅山,从一穷二白的逃荒者只历五代,就以科举名世,到第六代创“叔侄同榜”、“兄弟共科”的佳话。
第一代叫费有常,因避红巾之乱,迁徙到铅山横林筑茅屋而居;第二代费广成,二岁父亡,与母亲相依为命,十三岁挑起货郎维持生计,十八岁拆茅棚起高楼,娶妻生子,侍奉亲娘与岳母颐养天年;第三代有兄弟二人,兄长费荣祖一人承父业经商,弟费荣迪读书考取秀才,费门始开耕读风尚,济困扶贫,以德待人;第四代费应麒以德行事,在含珠山创私塾,请名师授业;第五代费瑄于成化十一年中进士。到第六代,兄弟五十人,八人登科,其中费宏高中状元。至此,费氏名播江佑,而成科第世家。
勤劳致富,以德惠邻,力志办学,教化子孙。守德,施仁爱以聚人气;行孝,树榜样以聚力量。一个家族就这样兴盛,费氏“树德为本,孝友传家”不仅传播乡里,而且名动京城。时任的明内阁首辅李东阳还特地撰《孝友堂记》,以赞费氏世德。从该记中,可知,费宏的祖父在未冠之时,父亲病重急需“药引”,竟“割股救父”。侍奉继母张氏如亲母,并代父亲赡养祖母到终老。
费宏的父亲费璠因母亲周夫人多病,竟日夜钻研自学医药,自制汤液给母亲治病。弟弟费瑞在太学求学时大病,费璠知道后冒暑热北上日夜兼程赴京迎接弟弟归故里,费璠昼夜护理,为其洗涤便具,不以为秽,并受遗托息心抚养弟弟的家小。
费氏的首名进士费瑄,以工部主事身份督水利于徐州吕梁山,筑西坝、东堤而杀湍悍治洪水。知州刘国纪请李东阳作《重修吕梁洪记》时,李东阳了解了这位为民造福的费氏子孙。与费宏同朝期间,又见费宏人端言正,乃知其教养,所以才欣然撰《孝友堂记》。
清廉守正,忠君爱民
″同居、均财、奉先、训后、惇礼、守法、尚义”。
这是费氏名耀江佑后,费璠与费瑄所定著《家规》。创业难,守业更难,在家族兴盛之时,他们对家规制定与要求不是疏简,而是更严更实。
更可贵的是,费氏有严格遵守家规的传统。首先,费璠自我严格遵守,子费宏显贵后,他更加严于律己,非公事不轻入府、城,严词以对亲朋故旧请托说项。从不参与和举办应酬宴会,虽受赠修撰封号,乃以布衣形象治家终老。其治家四十年之久,是:一人弗至,不食也。上下辑睦如一日也。费宏在二十二岁那年在任翰林院修撰时,因年青气盛,与同僚博弈争之甚激。时其父费璠在京,闻之,即遣使持家法竹棰责之,身为状元郎的费宏伏地领笞并向同僚致歉。
正因为严格地遵守家法,所以费宏在内阁任户部尚书时,宁王宸濠为恢复“护卫”扩充自身的实力,向费宏馈赠珍玩。费宏拒绝接受,同时从江山社稷出发,旗帜鲜明地阻止宸濠恢复护卫的计划。
其实,宁王宸濠与费宏的堂弟费寀是连襟关系,二人分别娶娄氏姐妹。费宏从大义出发,忠君爱国,遵纪守法。
费宏的坚守,换来的是宸濠之流的打击与排挤。他们抓住御史余珊曾经弹劾费寀留用翰林不当的问题而发难,罪指费宏,迫使兄弟二人辞官。
费氏兄弟辞官南归,宸濠竟指使他人夜半纵火,焚烧费宏船只,幸费宏弟兄得逃以保性命。在闲居铅山期间,宸濠继续要求与费宏通好,费宏谢绝了,体现了君子“穷则独善其身”的风骨。
正德十四年(1519)元月十四日,宁王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,费宏与费寀等人当即联络地方官员筹划抗击叛乱。还由费寀亲自出马,抄近道赴赣州,致书王守仁,策划平叛方略。
宸濠之乱平定,费氏不因与之为姻亲关系受牵连,反而因其勤王之义而见赤胆忠心。
世宗登基,体念费宏“累效忠谋,遭谗去位”而起用费宏、费寀,费宏得再次入阁。几年后,荣升内阁首辅。
处高位,费宏更是慎修德事,一如既往地“献正闭邪,治理朝政”。建议减免拖欠的赋税,舒缓民力;直言朝政得失,使朝廷用度有节;对大同用兵提出观变而徐图之的建议;重视河道治理等,使武宗期的许多弊政得到革除。
但树欲静而风不止,官场险恶,一些朝廷新贵视费宏为晋升的绊脚石,竟然勾结刘太监挪出外邦进贡的“天方贡玉”,指派心腹程某装扮外地商人,接近费宏小儿子费懋良的侍从费三,托词懋良关照,送玉聊表心意。懋良收到玉怨费三败坏家风,命其物归原主,“原主”不见其踪。而被刑部追查,构陷下狱。
费宏虽知儿子无辜,但一时无法证明清白,不仅赞同幼子下狱待罪,而且要深刻反省治家不严之过,积郁成疾,费宏病倒,几次提出回避而辞职乞休,终于得到给假。
费宏南归,刑部竟查出“天方贡玉”主谋与从凶,洗刷费懋良与费宏的清白。在费宏六十八岁时,世宗想念费宏,复下诏起用,而第三次入阁,他尽心辅弼,荐进贤才,世宗对费宏更加地眷顾与倚重,赐银质图章一枚,文曰:旧辅元臣。
费宏从政四十八年,在朝三十三年,两次遭构陷排挤,终因其身正守法而处危不倒。进则辅君,退亦恤民,其闲赋在乡时,倡导开挖惠济渠,力主兴建新城坝、参与家乡办学、出资扩建葛仙殿,造福乡梓,而成一方美谈。
费宏树榜样,其家族人员也是从善如流。
费寀,在嘉靖十七年(1538)离京回乡时,在野径见累累白骨散布田野,为孤魂野鬼而心感戚然,于是与长子懋学商议捐出城南七十余亩作为义冢。
费宏族孙费尧年,在任职省台期间,普辟良田万倾,作为义田,济贫助困,抚孤养老。在为一许姓通判申冤,按律开释后,其献金祝寿,尧年拒绝之。闽南兴泉因寇案株连无辜达百人之多,他深入复查,结果“活者百人”。浙江杭城兵变,省府大员被劫制。朝廷震惊,拟调兵,尧年主持不同见解,奏言:情况不明,拟派干练重臣前往查究,分清是非,酌情处置。后果如其言,吴越之地不折一矢,不费斗粮而局势平稳。其还嘱子在县城永平修建景行书院,培养后学。
费氏在从五代后百余年,有进士六人、举人十四人,在明一朝做官的达七十八人之众,隆极一时,世称科第世家,皆靠大家能清廉守正,忠君爱民。
遵从家规 福泽绵延
“敦孝悌、禁住基、劝士子、严闺阁、定继嗣、禁坟墓、息争讼、杜非为、严体统、备记录”在总结前人家规的基础上,费氏又制定了公规十条。
德仍是基础,孝仍是先导。
同时,费氏女眷也做到遵家规,守家训,至贤至惠,佐费门而流芳千古。其中朝廷命妇即“夫人”有九位,虽多以费宏贵显,但其美行德操却是名副其实,让后人景仰。
大贤大惠者当推费宏之母余夫人,她出身名门,自小体弱,入费门后,丈夫承父遗命总理家政,而由兄长费瑄专政学业,搏击科场。因此家族日常大小事务都落在余夫人肩上。她侍奉婆婆是“晨昏必叩榻问起居”,若遇小恙,不离左右,息心护理。对寡嫂敬爱有加乃使其“忘其为寡居也”。俭勤慈仁,即蚕织所衣,宾祭治具,皆亲自操理。其被诰封六品安人,举家欢欣,其能淡然处之。费宏屡有迎养于京之请,皆被其回辞。其个人有数十亩的陪嫁田地,也由其慨然捐为费家众产,由此妯娌相效,均无积蓄,妯娌间甘苦必同,劳逸必均,故众志安定,家法乃定。
费氏第一位诰命夫人曹氏“以爱敬睦宗党”;周夫人“支持门户,训子孙,不坠前业”;费寀之母张氏,家事任妯长布置,从无闲言,从不懈怠;濮夫人费宏之妻,与妯娌“克谐以婉”;费懋之妻张夫人,侍奉继婆孝谨之至,对待庶子幼孙无所偏爱,十分勤俭,有时会到田间拾谷穗以佐生产;邱夫人,费完之妻无嫉妒之心;类夫人,费寀妻,是宁王朱宸濠妻妹,宸濠叛乱,其有大义,佐费宏,费宏平定濠乱;杨夫人费尧年之妻“极尽孝悌”。
七世之庙,可以观德。九夫人之德可以知费氏兴盛之源。难怪明代铅山县令笪继良云:谁谓费氏之兴不有乎母哉。
正如“孝友堂”的名字,让我们可以看到友爱中团结的力量。
费宏读书的含珠书院。
传说天赐玉印。
惠济河之源。
皇帝所赐碑的碑额。
清湖社
柱国第。
向费宏先贤学习。恤血为民勤政廉洁典范。
费宏诞辰550周年。喜庆。
嘉宾满坐。
群贤毕至。
一路追思。
祭奠。
遥想。
有贤远至。
是个开心的日子。
留住珍贵的时刻。
幸福要嘹亮。
让人仰望的桥。
作者:丁智,铅山县文联主席、书协主席,江西省书协、作协会员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